2005年,吳錦陽大學畢業,滿懷著對建筑事業的憧憬,毅然投身于中天的懷抱,就此開啟了長達19年的精進旅程。他從施工員起步,歷經技術員、技術負責等多個崗位,一路摸爬滾打,憑借虛心求教與潛心鉆研的精神,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深度融合,在項目一線揮灑著自己對職業的赤誠熱愛。
學以精進,十九載是他的自我超越之路
2014年,蚌埠飯店改造項目宛如一座巍峨巨峰,矗立在吳錦陽的職業發展道路上,成為他接觸的首個超高層項目挑戰。彼時,初來乍到的吳錦陽面對超高層建設經驗缺乏的境況,對前方道路充滿未知的迷茫。然而,他深知學習乃破局之道,第一時間便開始上網學習超高層項目相關規范要求及同類項目優秀經驗做法,將知識迅速轉化為實踐指引。為促進項目優質履約,項目經理力邀行業專家蒞臨指導,這于吳錦陽而言,是彌足珍貴的學習契機,他時刻保持警覺,每日都將工作中的疑難困惑細致地記錄在本子上,等到專家開會指導時逐一求解。在吳錦陽的認知里,不進則退是鐵律。于他而言,穩步提升自我、適時革新思維、付出加倍努力,是精進的不二法門。
蚌埠飯店改造項目由于地處老城區主干道旁,離周邊建筑物較近,技術難點頗多。其中,核心筒高低跨難題仿若一道難以逾越的溝壑,橫在項目推進道路上。核心筒底板標高為-16.9m,基礎底板標高為-13.5m,高低相差3.4m,最大截面寬度14m,核心筒底板厚度達3m,構成大高度、大截面、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嚴峻挑戰。吳錦陽直面難題,主動與公司緊密對接溝通,深入剖析項目特質,精心編制專項方案,力求精準施策。當方案先后呈遞至公司技術發展處領導與項目經理案前審核時,遇到了領導們質疑的連環追問,如“為什么采取這樣的措施?”、“怎么確保混凝土澆筑無裂縫?”等等。然而,此時的吳錦陽不像剛來時那樣面對問題忐忑猶疑,已經能夠以深厚的專業素養為根基,條分縷析作答:“首先,模板支設采用底板鋼筋上焊接螺栓緊固+支設滿堂支模架對撐的支模體系。并且控制高低差處混凝土澆筑分批進行,分層澆筑,控制好時間間隔。然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采用坑中蓄水、上部覆蓋保溫養護,并定期測溫記錄。可以確保核心筒部位混凝土成型質量達到預期效果。”公司與項目經理多方驗證,并詢問其他區域公司相關做法的經驗后,最終采用了吳錦陽提出的做法,為項目順利推進奠定堅實技術基石。
創效領航,深耕細作鋪就精細化實踐之路
時代發展浪潮洶涌澎湃,建筑行業變革風云激蕩。身處項目一線的吳錦陽,深刻體悟到在“優質,低價,能賺錢”理念指引下,中天對項目技術團隊的精細化能力提出了越發嚴苛的訴求,而提升精細化能力,關鍵在于調動敏銳的洞察力,做到對每個環節精益求精。
吳錦陽在參與瑤海越秀·樾啟園項目建設時,觀察到常規施工方案如同一把雙刃劍,雖具通用性卻暗藏材料與人工成本浪費。例如PC堆場在地庫頂板上時需要做好回頂支撐加固,而且本項目大部分為地下二層,因此兩層地庫均需要做回頂,投入大量的支撐材料和人工成本。每棟樓PC堆場面積在300㎡左右,地下室支撐面積較大阻塞后期地庫穿插施工,延緩整體工程進度。吳錦陽精準聚焦此癥結,與安徽公司設計中心一同圍繞PC構件堆場支撐難題展開頭腦風暴式研討,而后經過安全復核計算,雕琢出 PC 構件堆場在地庫頂板時免支撐回頂方案。在推動落地實施后,有力化解材料周轉滯礙與穿插施工難題,施工成本隨之降低,經濟效益大有提升。
回溯在蚌埠飯店改造項目上的過往,吳錦陽精細化的智慧光芒亦熠熠生輝。當時,蚌埠飯店改造項目有勁性鋼柱24個,因框架梁鋼筋與勁性鋼柱的連接特點,對鋼柱的加工和安裝精度要求非常高。吳錦陽在圖紙深化設計階段深度鉆研每一處細節,發現原設計牛腿焊接板長度140mm,梁鋼筋φ25,雙面有效焊接長度必須保證125mm以上,但鋼筋下料時存在誤差常難以規避。為了確保數據精準,吳錦陽復核了所有鋼柱的牛腿位置、穿筋孔數量位置、套筒數量位置等,結合詳實數據與設計院和廠家溝通,最終把牛腿焊接板長度改為160mm,確保在后續施工時能夠梁鋼筋焊接滿足要求,確保施工順暢無阻,為項目規避潛在損失。
19年來,吳錦陽在建筑征途上砥礪前行,以精進學習為筆,用創效智慧為墨,書寫精細化管理華章。他的足跡遍布多個項目,每一處建筑都凝聚其匠心。未來,他將延續技術熱忱與創新精神,與團隊攻堅克難,助力項目“每建必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