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研力度、培養科研人才,不斷提升科研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以“強技術”為指引,中天控股集團再獲成果!
日前,驗收組通過質詢、討論,認定由中天負責的三項科研項目已完成預期目標任務,同意通過驗收。
經認定,“基于BIM技術的數據分項、集成應用與工程實踐”“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氣密性控制措施研究”總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免蒸養預制構件混凝土強度提升速率方法研究”總體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低能耗養護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基于BIM技術的數據分項、集成應用與工程實踐”
(項目承擔方:集團總部、中天六建)
項目組力圖對建筑項目運維階段實現科學、高效、精確管理,以此提高運維組織效率、節約運維成本、降低運維風險。
通過對工程數據的流轉過程、交互方式、整合手段的系統研究,項目組構建了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和市政工程構件共享庫、施工階段知識庫;提出現場實景數據采集和快速建模方法,研發工程項目運維管理平臺,實現智慧運維決策、事件預測預警、數字化處理等功能,進一步提高運維管理效率。
以文成管網項目作為實踐載體,項目組利用數據分項子系統進行數字還原和施工過程優化,并集成至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運維管理平臺中,提升數據在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流轉、應用價值。
本項目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項,目前已完成全部考核指標,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篇,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形成企業標準5項、集團級軟件5項。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氣密性控制措施研究”
(項目承擔方:中天十建)
項目組針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過程中影響氣密性的關鍵問題,從深化設計、現場施工、精細化管理三個方面展開研究,提出減小氣密性影響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研發應用內嵌式被動窗施工技術,形成高效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氣密性檢測技術。
由中海集團與中天十建共同打造的中海河山大觀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是全國首個在嚴寒地區較大規模(也是內蒙古最大規模)實施超低能耗的綠色健康建筑。
本項目在浙江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立項,已獲得自治區省級工法3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
項目組還參與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團體標準《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術規程》的編制工作。
同時,中海河山大觀項目已先后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內蒙古自治區綠色施工示范項目、內蒙古自治區BIM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等諸多榮譽;多次承辦主管部門觀摩會,常態化接待觀摩、調研80余次,贏得了較高的市場口碑。
“免蒸養預制構件混凝土強度提升速率方法研究”
(項目承擔方:中天九建)
項目組針對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蒸汽養護成本高、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開展研究。
通過試驗,系統性研究了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養護環境等因素對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影響,形成了適用于不同季節條件下的預制構件免蒸養生產技術。
自主研發了KHPC早強型減水劑,有效提高了預制構件早期強度;自主研制了預制構件專用的充氣塑料薄膜養護棚,實現了低溫條件下預制構件的高效養護。
本項目在浙江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立項,已獲得省級工法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1篇,獲評省級協會技術創新成果獎1項及國家級協會微創新技術獎1項。
項目研究成果已應用于河南豫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為金地正華漾時代園、建業梅苑等項目提供了相應的PC構件,每年為工廠節省生產成本約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