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想等疫情過去了,趕緊復工,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交接。”
電話那頭的袁創,偶爾還會咳嗽。只不過,他的心境早已飛向了600多公里外的辦公室。
從出現癥狀、被確診,到出院后返家休養,袁創經歷了26年里最為特殊的一個春節。年初一到元宵節,本想趁著假期勾勒年后的新崗位新計劃,不曾想,蔓延全國的病毒偏偏會挑中自己。
袁創是中天控股集團下屬中天交通集團(以下簡稱“中天交通集團”)的新任文宣,在開年正式上崗前,他已經歷經了一場戰斗。如所有正在為抗擊疫情的病患、醫生、專家們一樣,他用名為樂觀與堅毅的重錘,一點點逼退來勢洶洶的病毒攻勢。
回鄉途中遭感染
菏澤市首位確診病例
1月19日,袁創搭乘從湖北武漢駛往山東菏澤的動車,開啟自己的新春假期。然而,就是這趟車,讓袁創在回家的第二天出現了低燒的癥狀。起初以為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在老家縣級醫院門診打針后,袁創和家人都沒太當回事。彼時,關于全國疫情的新聞還未鋪天蓋地,武漢尚未封城。
“知道武漢有新冠病毒,但覺得不會有什么大礙。”談起當時的想法,袁創笑了。
1月24日,再度發燒的袁創,心里已做好了思想準備。在菏澤市立醫院發熱門診,經過兩次核酸檢測成陽性后,袁創入院隔離治療。他也成了菏澤首位被確診的病例。
隔離治療14天
公司是最堅強的后盾
由于是第一位被確診的病患,菏澤市衛生系統合力組成專班,花大力氣大動作,全力保障醫院各項工作與供給,袁創的治療沒有被耽擱半點兒。
在一間完全被隔離的單獨病房里,從早8點到晚8點,袁創床邊的吊瓶不曾間斷,每天8大瓶的藥液流進了他的血管。
“昏昏沉沉,滋味很不好受。”袁創說,因為暫無對病毒的特效藥,治療只能針對癥狀下藥,“一發到38度5以上,就吃布洛芬,反反復復,人一直很虛弱。”
高燒經常39度以上,幾乎不能下床的袁創,有時候不得不佝僂著身子緩解肺部的疼痛。在住院治療期間,各地疫情爆發,感染人數激增的新聞鋪天蓋地,想到自己的未來,想到自己的家人,袁創內心忐忑又煎熬。
好在,經過了多日的丙種球蛋白輸液后,袁創的病情得到了控制,高燒逐漸回落,癥狀得到緩解。
由于武漢當時已經出現了疫情爆發的苗頭,作為中天交通集團的新成員,袁創在回鄉出現發熱癥狀的第一時間,便向單位匯報了個人情況。直到治愈出院,他的病情始終牽動著全集團同仁的心。
如果要說這場病為袁創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他一定會回答,是同事們的關愛和來自集團支持的底氣,讓他在病房里始終保持樂觀與堅強。
治療期間,孤身一人的袁創并不孤單。“知道我無聊,有的同事專門陪我聊天,有的經常給我發搞笑段子。我知道,這都是想讓我分心。”
隔離病房阻斷了袁創與外界的物理聯系,卻沒能阻斷他與同事、與公司異體同心的情感羈絆。
14天后,袁創出院了,帶著對醫院,對公司的感激,回到了家中休養。
期待早日返工
要當面說聲謝謝
在家靜養的日子,袁創回想著歷經的種種。
“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間,控股集團不僅主動捐款,還發起1:1配捐,這讓在病房里的我觸動很大。”袁創意識到,在疫情面前,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他的身邊有全國各地的中天人,那些力量、那些榜樣,支撐著他戰勝病毒。
如今,袁創還將進行四至五周的家中觀察和復查。可他早已按捺不住返工的心。整理公司抗疫情工作舉措,撰寫戰“疫”志愿者稿件……“現在就想等疫情過去了,趕緊復工,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完成。”
袁創期待自由走出家門的一天,他要當面向親人、同事、醫護人員,以及所有幫助過他的人道一聲感謝。
從生死線上走過一遭,去鬼門關里轉了一圈。袁創說,經過這次,他會過好今后的每一天,更加感恩、更加熱愛、更加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