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滿腹私心,以滿足一己私利來思考問題、決定行動,一定會給員工帶來傷害,對社會造成危害,最終對自己也不利。
——稻盛和夫
每一個經營者都肩負重任
許多人都認為我們經營中小企業的事業沒什么了不起。但是,不管5人也好,10人也好,我們都有員工,員工又都有家屬,保護員工及其家屬的生活是我們的責任。
在日本的產業界,中小企業的數量占了99%,在中小企業就業的員工人數,占到日本實業界人數的70%。在大企業里工作的人只占一小部分。
為了使這些員工及其家屬不至于流落街頭,大家都在努力經營企業。
正因如此,我一直對大家講,為了經營好企業,各位經營者必須提升自己的人格。經營者缺乏高尚的人格,企業就很難順利發展。
“利他之心”才能拯救危機
經營企業必須追求利潤,為此,人們往往認為沒有貪欲之心,做不到冷酷無情,就無法經營企業。
然而,這是錯誤的。恰恰相反,“利他之心”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同情和關愛之心,缺乏美好的心靈,經營無法順利進行。
經營者滿腹私心,以滿足一己私利來思考問題、決定行動,一定會給員工帶來傷害,對社會造成危害,最終對自己也不利。
要將“動機向善、了無私心”作為判斷標準,必須這樣去經營企業。
死守雇用、確保就業是正道
當前我們企業所處的環境非常嚴峻。但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經營者不能只考慮自己如何生存。
我們要與員工風雨同舟,互相提攜共渡難關。希望大家一定要這樣想、這樣做。
可悲的是,有部分經營者總把雇用歸入人工費這一項, 甚至把人當成物品來處理。一旦遭遇危機,首先就是解雇員工。
如果經營者把“利他之心”、關愛、慈悲之心放在經營的核心位置的話,雖然遇到蕭條,工作量減少,但包括總經理到普通員工,大家都從自己每個月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把所有員工都留下來。
一旦蕭條過去,員工就會說“公司真好”,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
比如總經理主動減薪三成,董事會成員減兩成,一般干部員工減一成,用這部分錢將全員保留下來。
“工資雖然降低了,但是我們要忍耐,在等待景氣恢復的時間里,讓我們團結一致,更加努力。”我想,一定有人會這樣想。
這樣的話,即使形勢嚴峻,我想大家都愿意抱團取暖、共同承受和應對困難。